南方网讯(见习记者/卢玲玲)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激发海洋新兴产业活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蓝色名片”越擦越亮。
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制造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
广州船舶制造工业实力雄厚,是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船舶制造品类覆盖集装箱船、成品油船、滚装船、客滚船等。目前,广州全市船舶企业超40家,其中具有船舶建造能力的企业超20家,为“广州智造”掘金蓝色海洋经济提供强大支撑。
(资料图片)
深圳盐田港。
发达的航运业是深圳海洋经济的“金字招牌”。作为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的盐田港,今年又实现一大突破,成为了全球第四、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
深圳蛇口妈湾港。
在全国最大的“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港区——妈湾港区的辐射下,前海外贸物流业得到飞速发展,推动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加速发展。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
珠海发挥港珠澳大桥联通优势及洪湾中心渔港枢纽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推动珠海渔业产值超80亿元、同比增长9.4%。
满载渔获的渔船正驶离位于万山海域的“澎湖号”海上牧场。
作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万山镇发展起了以深远海智能养殖、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渔业,发展空间广阔。
KOE01型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
依托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佛山这座“无海”城市,研制出华南首座风电安装平台——“KOE01型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其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全部国产化,液压升降系统效率较以往产品提升了一倍,大大提高了风电设备施工效率。
惠州大亚湾。
惠州正以大亚湾临海石化为龙头,构建起以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绿色清洁能源业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初步建成具有惠州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22年惠州海洋生产总值约114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21%。
东莞滨海湾新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作为东莞海洋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区域,正谋划打造RCEP经贸合作区,推动东莞的对外经贸实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升级,助力东莞以海洋经济重塑经济格局。
位于伶仃洋的海上风电工程。
中山海上风电产业近年来进入发展快车道,风电产业链扩展至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检测认证、风电场开发建设等领域,全市风电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江门台山某渔港的渔船正驶向大海。
江门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高达100多种经济鱼、虾、蟹、贝类在此繁衍生息。2022年江门海水养殖年产量24.41万吨,其中,台山沿海一带养殖面积就达8万多亩,年产值超8亿元。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东莞市大湾区办、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99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