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岳巧云在调研时发现,城市里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但好像“还是差一点儿”,比如许多街边、社区的小店小铺还不够热闹。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23年1月,我国经营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带动近3亿人就业。这些小店小铺,既为人们提供便利,又是很多人生活的依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不少困难,今年还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在《两会青年说》录制现场,岳巧云与小店店主、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让小店小铺释放“大能量”?
(相关资料图)
包包是杭州烟霞绸艺一家门店的店长。消费者选购丝绸产品主要靠上门体验,而疫情切断了她们跟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渠道。“我们没有办法,迅速就转到了线上。”拉微信群、做短视频、做视频直播……能想的办法她们都想了。
一开始,直播间的客流只有十几个人,包包也不知道如何跟网友互动。她试着了解网友的身高、体重、衣服尺码等信息,并一一记下来,慢慢地摸清了用户的喜好。后来,包包又做起了微信小程序商城,将直播间搬到了实体店。她说,小程序会把产品的细节展现得更好,线上客户可以到店铺试穿,真正做到线上线下打通。如今,包包和她的门店慢慢摸索出了数字化的门路,经营业绩也渐趋稳定。
听完包包的分享,岳巧云也有感触:“我觉得将来小店要发展,还是要通过这种体验店、形象店,或者直播间的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去宣传营销。线上线下更好地结合,我们的‘小店经济’才能真正地火起来。”
几年前,岳巧云辞掉北京城区的工作,跑到平谷区的村里“种地”。她承包了一大片山地,创建了农村合作社,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帮助农户们卖桃子等农产品。
但她卖的可不是一般的桃子,而是“有文化的桃子”。比如,为一些企业客户定制宴会桃、商务桃,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卖七夕桃、重阳桃。有了文化属性的加持,岳巧云的合作社回头客不断,开辟了一条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桃子的渠道。
在她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积极通过微信群、小程序、视频号等平台开设“网络小店”,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新鲜农产品更快、更好地摆上消费者的餐桌。
“经营一个小店看似简单,实际上真的要花费很多心思,甚至可以说要绞尽脑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跟踪研究过一些小店,在他看来,小店还要在特色化、差别化、定制化等方面做文章,要注意规避抄袭、山寨、重复和恶性竞争。
马亮也很期待各地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政策环境更加利好小店及其经营者,这样既促进居民购物消费,也方便许多创业青年开店逐梦,让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有活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99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